Z6尊龙网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
地址:山东省章丘圣泉工业园
电话:400-666-8996
邮箱:web@xayqgs.com
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工业绿色发展规划(2016-2020年)的通知
专栏1 “十三五”时期工业绿色发展主要指标 | |||
指 标 | 2015年 | 2020年 | 累计降速 |
(1)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(%) | — | — | 18 |
吨钢综合能耗(千克标准煤) | 572 | 560 | |
水泥熟料综合能耗(千克标准煤/吨) | 112 | 105 | |
电解铝液交流电耗(千瓦时/吨) | 13350 | 13200 | |
炼油综合能耗(千克标准油/吨) | 65 | 63 | |
乙烯综合能耗(千克标准煤/吨) | 816 | 790 | |
合成氨综合能耗(千克标准煤/吨) | 1331 | 1300 | |
纸及纸板综合能耗(千克标准煤/吨) | 530 | 480 | |
(2)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(%) | — | — | 22 |
(3)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(%) | — | — | 23 |
(4)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(%) | — | — | 20 |
(5)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(%) | 65 | 73 | |
其中:尾矿(%) | 22 | 25 | |
煤矸石(%) | 68 | 71 | |
工业副产石膏(%) | 47 | 60 | |
钢铁冶炼渣(%) | 79 | 95 | |
赤泥(%) | 4 | 10 | |
(6)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(亿吨) | 2.2 | 3.5 | |
其中:再生有色金属(万吨) | 1235 | 1800 | |
废钢铁(万吨) | 8330 | 15000 | |
废弃电器电子产品(亿台) | 4 | 6.9 | |
废塑料(国内)(万吨) | 1800 | 2300 | |
废旧轮胎(万吨) | 550 | 850 | |
(7)绿色低碳能源占工业能源消费量比重(%) | 12 | 15 | |
(8)六大高耗能行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(%) | 27.8 | 25 | |
(9)绿色制造产业产值(万亿元) | 5.3 | 10 | |
注:本专栏均为指导性指标,大多为全国平均值,各地区可结合实际设置目标。 |
专栏2 能效提升工程 |
重点行业系统改造。钢铁行业实施高温高压干熄焦、烧结烟气循环等技术改造;有色行业实施新型结构铝电解槽、铝液直供、富氧熔炼等技术改造;石化化工行业实施炼化能量系统优化、烯烃原料轻质化、先进煤气化、硝酸生产技术提升等技术改造;水泥行业实施高固气比熟料煅烧、大推力多通道燃烧等技术改造;造纸行业实施纸机高效成型、高效双盘磨浆机等技术改造;纺织行业实施小浴比染色、氨纶单甬道64头纺丝等技术改造。 高耗能通用设备改造。在电机系统实施永磁同步伺服电机、高压变频调速等技术改造。在配电变压器系统实施非晶合金变压器、有载调容调压等技术改造。推广应用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等信息技术。实施工程机械、农机、内河船舶用柴油机能效提升改造。到2020年,电机和内燃机系统平均运行效率提高5个百分点,高效配电变压器在网运行比例提高20%。 余热余压高效回收利用。在自备电厂实施烟气系统余热深度回收利用、超临界混合工质高参数一体化循环发电等技术改造。推广矿热炉高温烟气净化回收利用、冶金余热余压能量回收同轴机组应用、螺杆膨胀动力驱动等技术。到2020年,中低品位余热余压利用率达到80%。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。焦化、煤化工行业重点推动产品结构优化,加大资源加工转化深度,推广整体煤气联合循环发电技术(IGCC)、焦炉煤气制合成氨、甲醇或天然气及煤粉气流床加压气化等技术。工业锅炉优先实施高效节能技术改造或清洁能源替代。工业窑炉重点推进全(富)氧燃烧、蓄热式燃烧、燃料替代及余热利用等技术改造。 园区系统节能改造。开展风能、太阳能等分布式能源和园区智能微电网建设,提高园区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。实施园区绿色照明改造,建设园区能源管理中心,加强园区余热余压梯级利用,推广集中供热和制冷。 能效领跑者引领行动。在重点用能行业实施能效领跑者行动,开展企业能效对标达标,定期发布领跑企业名单及其指标,引导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。发布《节能机电设备(产品)推荐目录》和《能效之星产品目录》。 |
专栏3 绿色清洁生产推进工程 |
重点区域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行动。在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实施大气污染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行动。到2020年,全国工业削减烟粉尘100万吨/年、二氧化硫50万吨/年、氮氧化物180万吨/年。 重点流域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行动。在长江、黄河、珠江、松花江、淮河、海河、辽河等重点流域实施水污染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行动。到2020年,全国工业削减废水4亿吨/年、化学需氧量50万吨/年、氨氮5万吨/年。 特征污染物削减计划。以挥发性有机物、持久性有机物、重金属等污染物削减为目标,围绕重点行业、重点领域实施工业特征污染物削减计划。到2020年,削减汞使用量280吨/年,减排总铬15吨/年、总铅15吨/年、砷10吨/年。 绿色基础制造工艺推广行动。重点推广绿色的铸造、锻压、焊接、切削、热处理、表面处理等基础制造工艺技术与装备。到2020年,铸件废品率降低10%,锻造材料利用率提高10%,切削材料利用率提升10%,电镀和涂装行业减少污染物排放30%以上。 中小企业清洁生产推行计划。提升中小企业清洁生产技术研发应用水平,开展政府购买清洁生产服务试点,实施中小企业清洁生产培训计划。继续实施粤港清洁生产伙伴计划,在其他地区推广示范。 工业节水专项行动。围绕钢铁、纺织印染、造纸、石化化工、食品发酵等重点行业实施节水治污改造工程,实施用水企业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,推进节水技术改造,在缺水地区实施工业节水专项行动,加强非常规水资源利用。 |
专栏4 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工程 |
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行动。重点推进冶炼渣及尘泥、化工废渣、尾矿、煤电废渣等综合利用。到2020年,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达到21亿吨,磷石膏利用率40%,粉煤灰利用率75%。 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行动。在废旧金属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、报废汽车、建筑废弃物等领域,重点应用和推广高效破碎、稀贵金属成分快速检测、多金属综合回收利用等重大关键技术装备。到2020年,主要再生资源利用率达到75%。 区域资源综合利用行动。在京津冀及周边、长江经济带、珠三角地区、东北等老工业基地,建立10个冶炼渣与矿业废弃物、煤电废弃物、报废机电设备等协同利用示范基地,建设5个共伴生钒钛、稀土、盐湖等资源深度利用示范项目。 再制造示范推广。围绕航空发动机、燃气轮机、盾构机等大型成套设备及医疗设备、计算机服务器、复印机、打印机、模具等开展高端智能再制造示范。围绕数控机床、透平压缩机等装备实施在役再制造示范。到2020年,再制造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。 |
专栏5 工业低碳发展工程 |
绿色能源推广行动。控制和消减煤炭消耗总量,提高太阳能、风能、生物质能、水能等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。开展工业园区和企业智能微电网试点示范,鼓励智能微电网接入本地区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。 控制工业过程温室气体排放计划。推广电炉炼钢-热轧短流程工艺,有色金属冶炼短流程工艺,改进电石、石灰生产工艺,减少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。改进化肥、己二酸、硝酸、己内酰胺等生产工艺,减少工业生产过程氧化亚氮的排放。实施高温室效应潜能值气体替代,通过采用合理防护性气体、创新操作工艺、开展替代品研发、改进设备使用等措施,大幅度降低工业生产过程含氟气体排放。 工业低碳发展试点示范行动。在钢铁、有色、建材、石化和化工、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,开展低碳企业创建试点。在化工、水泥、钢铁等行业实施碳捕集、利用与封存示范,加强二氧化碳在石油开采、塑料制品、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应用。 |
专栏6 绿色制造体系创建工程 |
绿色产品设计示范。推进绿色设计试点示范,开展典型产品绿色设计水平评价试点,培育一批绿色设计示范企业,制定绿色产品标准。到2020年,创建百家绿色设计示范企业、百家绿色设计中心,力争开发推广万种绿色产品。 绿色示范工厂创建。制定绿色工厂建设标准和导则,在钢铁、有色、化工、建材、机械、汽车、轻工、纺织、医药、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开展试点示范。到2020年,创建千家绿色示范工厂。 绿色示范园区创建。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、代表性强的工业园区,开展绿色园区创建示范工程。到2020年,创建百家示范意义强、综合水平高的绿色园区。 绿色供应链示范。以供应链核心企业为抓手,开展试点示范,实施绿色采购,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,在信息通信、汽车、家电、纺织等行业培育百家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。 |